据上海到榆林货运最新报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协调工作,拓宽思路,创新方式,推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运行监测协调局按照部党组统一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在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落实、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减轻企业负担、工业应急协调保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做好运行分析,完善监测网络和预测预警体系。围绕突出问题,强化了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分析,除做好工业通信业月(季)度分析预测,推进季度信息发布和引导工作外,每季度向国务院、全国人大财经委和中央政策研究室汇报形势分析。按区域召开各地方工业形势分析会和专题座谈会。分别召开全国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工业主管部门会议,加强对地方工业运行的指导。加快工业经济运行数据库建设,完成系统总体设计及生产、效益、能源统计数据库和查询系统的开发工作,开展工业企业能耗数据库系统设计。继续完善工业经济运行信息交换平台系统功能并投入试运行。继续推进重点企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监测工作,完善工业运行预测预警指标体系。千户重点调度企业的报送率已超过75%,其中钢铁、炼焦、建材、汽车等行业旬(月)报工作已全面展开。组织开展了电信业务总量不变单价测算工作。
(二)推进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强对实施效果的跟踪。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工信部运行〔2010〕9号),并报国务院,与国家发改委联合上报《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继续推动扩大消费政策的落实以及企业兼并重组、节能减排、产业转移等结构调整方面实施细则的出台。启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三)推动落实稳定出口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一是组织参与多边(双边)贸易谈判、投资保护协定谈判、自由贸易区谈判及其他相关工作。二是协调做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商谈。三是做好我部产业政策与世贸组织规则一致性应对工作。向国务院呈报相关报告。做好WTO规则培训。四是完成世贸组织第三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工作,对部分世贸组织成员提出的多个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答复口径。五是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做好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工作。六是继续做好进出口协调工作。
(四)加强要素保障协调,为调结构、上水平、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一是完善保障协调机制,加强煤电油气运等重要工业运行要素监测协调。二是研究制定《关于做好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行业科学利用电能,为节能减排打基础。积极推进煤炭、成品油、天然气等运行要素能源需求侧管理。三是落实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促进工业物流业发展。继续做好现代物流部际联席会议有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工作。四是继续推动企业减负工作,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五)扎实推进工业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水平。继续做好工业应急管理,编制发布突发事件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和重点领域应急工业产品推荐目录,搭建应急工业产品推广平台。完善部门、部省和区域之间应急协调机制,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开展工业应急管理培训,研究扶持应急产业发展举措,推动应急产业健康发展。组织开展原材料、装备和消费品工业潜力调查等工作。
(六)加强对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工作,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就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进出口,房地产新政、灾情对工业生产影响等热点问题,组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进行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跟踪重要工业品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
2011年重点工作初步安排
(一)做好经济运行分析、信息引导和储备性政策的研究。一是密切关注工业、通信业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准确把握工业、通信业运行走势,提出政策建议。二是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召开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适时发布工业结构调整进展、工业转型升级重要政策实施情况,加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信息沟通。三是进一步加强与中办、国办信息部门的沟通,增强信息报送的针对性、时效性。四是通过加强与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地方运行中的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五是加强对储备性政策研究,及时提出建议,增强工作的前瞻性。
(二)加强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完善运行监测预测体系。一是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继续抓好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网络和预测预警体系建设,拓宽运行监测范围。二是继续加强工业数据库建设,在已有与统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调度企业实现数据交换的基础上,拓展与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数据交换渠道。继续完善重点调度企业网上直报系统,推动已建立重点企业直报系统的省(区、市)与我部接口对接。
(三)加强工业生产要素保障协调,为调结构、上水平、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一是建立和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协调保障机制,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协调,促进供需有效衔接,积极参与协调工业行业和企业反映的煤电油气运等重要运行要素保障问题。二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指导意见出台并做好宣传贯彻工作,推动行业节能减排。三是加强工业物流管理,促进工业物流协调发展。继续做好现代物流部际联席会议有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工作。组织协调重大装备等运输问题。四是继续推动企业减负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四)扎实推进工业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水平。继续做好工业应急管理。编制发布突发事件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重点领域应急工业产品推荐目录。搭建应急工业产品推广平台。完善部门、部省之间和区域之间应急协调机制,实现应急保障及时高效。做好工业系统防范重大自然灾害预警预告。积极承担国防动员任务。
(五)继续做好WTO事务性工作,积极开展产业安全相关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涉及WTO事务等有关工作,组织参加多边谈判、双边自由贸易区以及投资保护协定谈判工作。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支持企业走出去扩大产品出口。二是增强监测分析力度,提高协调服务质量。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国际上对我国加入WTO承诺关注程度的跟踪与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全球经济环境、技术走向的发展动态。三是研究建立产业安全预测预警监测体系,推动维护我国工业产业安全。四是继续做好WTO规则培训工作。五是加强机电产品进出口协调。
(六)发挥信息引导作用,加强对行业协会、地方运行工作指导。
创新形式做好新闻发布和信息引导,引导市场主体把握投资方向,合理组织生产。继续定期召开由部门、行业协会参加的月度工业通信业形势分析例会。继续开好副省级城市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以及中心城市经济运行座谈会,指导地方工业运行,增强横向交流和纵向交流互动。
(七)加强对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工作,提高工作预见性。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联合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向,监测分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材料、新医药和信息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态,跟踪了解相关产业竞争格局与变化,以及工业、通信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八)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理论和履行职能的水平。按照“一条主线(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两个方面(促调整、保发展)、三个重点(监测预测、组织协调、应急保障)”的思路,建立运行监测和保障协调相统一的工作体系。力求“团结、务实、高效、进取、勤廉”,把握机遇,培养作风,锻炼队伍,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